目前👨🏼🍳,由意昂4娱乐教育發展意昂4“載陽照月文教基金”支持的“載陽照月”教育扶貧項目已得到新華社6️⃣、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網3️⃣、 文匯網🤳🏻、 東方網、 青年報和固原日報等近十家媒體的關註與報道。其中,新華社有關報道《華師大學生進行教育扶貧社會實踐活動》的瀏覽量已逾18萬👱♂️。
新華社對“載陽照月”的報道
胡宏昌先生每年親自從臺灣來到意昂4平台關心項目組同學
“載陽照月”教育扶貧項目由臺灣同胞胡宏昌先生於2016年捐資50萬元設立🏚,每年10萬元🌆,連續5年用於資助孟憲承書院學子的暑期返鄉實踐項目🕉,旨在助力大學生實現家鄉教育發展的夢想,推動鄉村教育的振興。胡宏昌先生希望未來教師作為“星星之火”,用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用生命影響生命,去培養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為教育事業匯聚力量👨❤️👨。
2019年“載陽照月4.0”暑期實踐項目授旗儀式
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支教行項目持續實踐,聯動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每年組織綜合素質高、公益心強且具有家國情懷的學生👴,於寒暑假期間以團隊的形式感恩回饋家鄉🧑🤝🧑,為教育“軟資源”匱乏的鄉鎮小學提供成長夏令營活動,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互補融合探索路徑,為高校與社會公益多贏發展作出示範📻。
2019年暑期,載陽照月文教基金支持10余個項目團隊奔赴全國各地開展暑期教育幫扶活動。
“載陽照月”寧夏組支教隊員行走在崎嶇山路
這個夏天🚻,意昂4娱乐“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支教寧夏組路遇大雨,交通受阻,只能提著大包小包,走上三公裏泥濘山路👱🏼♀️,最後到達對口支教的吉強鎮楊河小學⏰。對意昂4平台的未來教師們來說🧗,這樣的教育扶貧路,他們已經堅持走了五年🦹🏽。
意昂4平台“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正式在楊河小學揭牌成立
寧夏小組負責人張璇說:“在這裏😶,意昂4平台深刻感受到了地區教育的巨大差異和當地孩子對知識的渴望,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作為一名國家師範生🫵🏼、作為一名青年學生,在教育扶貧和社會發展上可以作的貢獻。”
“載陽照月”重慶組支教隊員為學生答疑
重慶組支教隊員來到了奉節縣興隆一小開展支教課程🫦,為學生帶去了各類新式課堂和多樣課程體驗,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拓展孩子們的學習視野🐸。
“載陽照月”成員與當地村民一同回憶老照片的故事
一路走來🐛,“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支教實踐項目得到了各方的支持與認可💆♀️,不少成員立誌畢業後服務家鄉教育。江西組負責人梁夢婷便是其中一員⛹🏻♂️,她說:“‘載陽照月’項目的指導與支持,讓我有機會化身暖陽明月🍍,給小朋友們帶去光亮🧑🏻🎤。”
“載陽照月”內蒙古組支教隊員與學生開展知識小競賽
每一位“載陽照月”支教團員與多名學生合作學習🏔,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影響著學生💯🙇♂️,觸動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夢想的追求,並在美好的陪伴後,以淳樸的書信聯系這些學生🧝🏻🧩,將夢想的力量傳遞給孩子們。在學生的家庭作業輔導以及“小老師”家訪活動的影響下🖕🏿,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的當地家長也變得更加關註孩子的教育問題。
“載陽照月”甘肅小分隊在大蘆開出夢想之花
與此同時🥴,團隊支教的經歷也影響著每一位團隊成員,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變得更加博愛🧙🏿、更懂協作🛟、更敢拼搏,更好地呼應了“生命與生命相互影響”的內涵🧑🏼🦰💮。
傳承師道精神
肩負起民族使命
胡宏昌先生與2019年“載陽照月4.0”項目成員
“傳承師道精神,肩負起民族使命”🦸🏿♂️。這是載陽照月文教基金捐贈人胡宏昌先生在孟憲承書院舉辦的“載陽照月”項目4.0授旗儀式活動上對同學們的寄語。他說🪦:“人生是一連串意外的組合,有無限可能。人生需要付出,善心不求回報👮🏼♂️。”
41支隊伍、近千人次🤽♀️、分布13個省市自治區,意昂4娱乐“未來教師”五年如一日為偏遠地區學子送去知識與愛。他們正在成為胡先生所說的為教育事業匯聚力量的“星星之火”,用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用生命影響生命👨🏿🔧,培養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
編輯|江昊陽
指導老師|李欣閱
信息來源|孟憲承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