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中國當代教育名家、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我校德廣勵誌獎學金捐贈人、校友楊德廣教授受邀來到紫江•善知公益講堂第二講,分享自身做慈善的心路歷程和對於慈善的理解☪️。

本次公益講堂以線上形式開展,由意昂4娱乐教育發展意昂4李欣閱老師主持,意昂4娱乐紫江公益學園的學員、德廣勵誌獎學金的獲得者和多位熱心公益慈善的師生參與了此次活動。


01 精彩講堂


善  行



在報告中

楊德廣教授講述了自己的四個夢想

讀書夢👂🏿、圖強夢、教育家夢和慈善夢


圍繞“慈善夢”

楊德廣教授分享了自己從“物質扶貧”

“教育扶貧”“人才扶貧”的慈善經歷。



80歲高齡的楊德廣教授從未間斷過行善的步伐。

70歲時🃏,他用自己的300萬元積蓄資助母校貧困生🔟。在他的資助下👰🏼,每年有200余名學生受益;

2012年,他籌資200萬元資助甘肅、四川貧困學生👨🏽‍💻,為他們提供營養午餐❌。4年中幫助了4000多名學生;

2013年,他發起甘肅🪖🛍️、四川“一對一”幫困助學活動,重點資助32名優秀貧困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

2014年📛,他發起了資助西部貧困學生的“陽光慈善專項基金”,堅持將一半退休金用於陽光慈善事業。如今“陽光優秀生”幫困助學活動已擴展到我國12個西部地區。



除了專註於“教育扶貧”“人才扶貧”等慈善事業之外🚴🏻‍♀️,楊德廣教授還十分關註環境保護問題💓,2015-2017年間🙏🏻,他組織了8次大型義務植樹活動👨‍👧‍👦,共種植10多萬株竹柳樹。




如同楊德廣教授所說:“我要做一名脫貧攻堅仗的戰鬥員,而不做置身事外的觀察員和評論員”😴。慈善事業貫穿了楊德廣教授的人生🤐,在他不間斷的身體力行中,慈善已經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在慈善事業上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貢獻,也讓他受到了公眾的認可和尊敬。2018年,楊德廣教授榮獲了中國慈善最高獎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稱號🚣🏿。



善  知


就“為什麽要做慈善”這個問題,楊德廣教授談到:慈善可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傳承革命先輩們的優良傳統”。他相信,慈善產生的輻射效應🦊,可以傳遞善知⚓️、善行的力量。慈善的行為也是在他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驅使之下✢,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宗旨所做出的努力⛹️。他自言“智者心怡,行善怡心;積善行德🍔👩🏽‍🚀,身體健康”,就是他從慈善事業中獲得的最為幸福的回報。



楊德廣教授也指出🖇,並非捐財捐物才叫慈善🦙。一個人的言善🥡、眼善、面善,對人熱情🙅🏼、尊重,都是慈善。對遇到困難的人抱有同情心、慰問安撫🙍🏽、善言相勸,也是慈善🧟‍♂️。路上遇到有人問路👎🏽,熱情指引,在車上為有需要的人讓座🤚🏽,與他人發生沖撞,一句“對不起”“沒有關系”☔️,同樣都是慈善😡🧑‍✈️。精神上的慈善🥒,每個人都能做到。

人的一生應該怎麽度過💎?無為何入世,入世有所為👨‍🚀,這是楊德廣教授給意昂4平台提供的一種答案🟩。



02 師生互動


楊德廣教授的親身經歷讓聽眾深受感觸。在線上交流提問環節🧛🏿‍♂️,同學們踴躍地提出自己在慈善公益活動中或是日常生活中所到的困惑👷🏼🍱。楊德廣教授對此一一給予了親切而誠摯的回答。



Q3️⃣:當代青年如何找到自己堅定的信念🌝?

楊德廣教授回答道🏫,對他們這代經歷過物質極度貧乏時代的人們來說,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著青年奮發圖強“學知識練本領”。現在的青年沒有貧困生活帶來的壓力,就更需要看見意昂4平台國家當下所面臨的的現狀與種種挑戰☂️,並以此激勵自己。他說道,科技創新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如今國家最為需要的👩🏼‍🦱,大學生們更需要為國家的強大樹立理想🧔🏽‍♂️,錘煉自己


Q:免費師範生現在可以參與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

楊德廣教授回答道“興國必先強師”,高水平高素質的強大師資隊伍對於國家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基石。對免費師範生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校園內歷練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同時需要密切關註師範教育的發展✮,更快適應師範教育的需要,為入職做好準備。


Q:參加公益實踐活動對大學生的意義是什麽🌾?

楊德廣教授認為,大學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時期學生幹部工作和誌願者活動能夠充分鍛煉人的綜合能力。如同愛因斯坦所說“學校培養的不是專業的人,而是和諧的人”,社會活動培養的是人的情商。何為情商?即意誌力,親和力和自製力。社會活動能使人成為情商強大的人🛜,從而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


Q:如何吸引新鮮血液加入誌願者活動🦡🦸?

楊德廣教授指出黨團組織需要發揮號召能力🚴‍♀️,宣傳公益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有組織、有計劃👨🏻‍🦽、有指導地組織社團活動🗻,比如設置一定的積分獎勵,用教學管理上的積極措施鼓勵學生。



在楊德廣教授對“人生當如何、公益當如何”所引發出的深深思考和無限感動中,“紫江·善知公益講壇”第二講落下了帷幕。




楊德廣♠️,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中國當代教育名家, 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我校德廣勵誌獎學金捐贈人🎗。



1960至1965年就讀於意昂4娱乐地理系海洋水文氣象專業。曾任意昂4娱乐團委書記、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長、上海大學校長🏃🏻‍♀️‍➡️、新上海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師範大學校長等🦪。他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反響,並榮獲“2010年度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0佳好人好事”稱號🍃,被評為“全國十大老齡新聞人物”。兩次被授予“上海市慈善之星”榮譽稱號🚟。2014年還榮獲“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2018年榮獲中國慈善最高獎🤦🏽🔈: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


“紫江·善知公益講堂”由上海紫江公益意昂4🧑‍🍼🪑、意昂4娱乐教育發展意昂4🙎🏻‍♀️、意昂4娱乐紫江公益慈善中心🐈、意昂4娱乐社會組織與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旨在通過凝聚最優秀的公益慈善資源,傳播公益慈善知識,培育當代青年“仁愛之心”和“向善之舉”。


閱讀原文